端午节将至,牢记1不穿,2不去,3要做,老传统不能弃! 世界快消息
——回复『早安』,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——◆◆◆端午节,又名端阳、
2023-06-09——回复『早安 』,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——
(资料图片)
◆◆◆
端午节,
又名端阳、重午、地腊、天中节,
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。
古人认为,
五月是恶月、毒月,
因此自古至今,
我国一直流传着,
端午节祈福求安康的习俗。
如今端午将至,
这些老传统千万不要忘记:
“1不穿,2不去,3要做”
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一起来看一下吧~
01
不穿红衣
端午节虽是节日,但它和中秋节以及春节不同,端午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录屈原,因为这一天屈原投江而亡,人们为了纪录屈原,便有了端午节。
因此端午节也属于纪念先人的寓意在里面,所以端午节不仅不能穿红色的衣服,还不能说端午节快乐,而要说端午节安康。
大家可以仔细回想在生活中是不是极少有人发送端午节快乐的信息,而春节和中秋节则不同,属于喜庆的节日,可以用快乐的祝福语来表达。端午节和清明节是不可以的。
02
二不去
1、端午节前后不去河里玩耍游泳
老话说:不怕七月十五的鬼,就怕端午节的水。
因为在端午节前后雨水多,而且还是主汛期,各地自然灾害在6月份属于高发多发时期。
此时下水,非常容易出意外,为了安全起见,还是不要下水的好。
诗词的世界,深邃而迷人。
加入我们的社群,
一起解读诗词的奥秘,分享创作的喜悦,
专业老师在线解答,你不再孤独。
(6月10日起涨价至129元)
2、端午节不去招惹五毒
民间有谚语:端午节、天气热;五毒出、不安宁。
五毒指的便是:蜈蚣、毒蛇、蝎子、壁虎和蟾蜍,这五种动物。
端午前后,温度高、湿度大,老一辈的人认为此时是是各类毒虫繁衍出没的时节,也是毒虫毒性最强的时候。
因此平日里遇到这些毒虫能避则避,更不要上去捉弄,一定要注意防范,以免受到伤害。
03
三要做
1、要挂艾草
民谚说: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
端午节前后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,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
家家都洒扫庭堂,以菖蒲、艾条,插于门眉、悬于堂中,或佩戴、焚烧艾草驱瘴,以招纳百福。
点击上方关注【诗词天地视频号】
还可以将艾草做成“艾虎”和“艾人”,压在小儿床头,以此来求得健康吉祥。
2、要带香囊
端午节,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囊,取其芬芳,有助于驱蚊祛瘟,有祈顺遂平安,吉祥安康之意。
香囊随身,更是祈求一整年,健康平安,庇佑护体。
3、要喝雄黄酒
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:少量服用雄黄可以泻内毒,外敷有杀菌镇痛的功效。
古人认为,五月是“恶月”“毒月”,五日是“恶日”“毒日”,此时蛇虫繁殖,疾病瘟疫横行。
而在端午节前后喝雄黄酒,则可以达到消毒防病,虫豸不叮的效果。
不能饮酒的小孩,大人会在他们的额头、耳鼻、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。
其实,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,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,而它们中的许多,也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。
总而言之,我们需要灵活对待这些传统习俗,要懂它们,但也不要因为它们而使自己束了手脚,要拥有灵活变通的能力。
临近端午,点个【赞】和【在看】,把这份传统习俗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吧~
*来源: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*编辑:贰拾柒。
【 诗词天地会员招募中】
【诗词天地-寻觅知音】
春风起,诗意盎然。
来诗词天地,
与千万诗词爱好者共赏古今佳作,
探寻韵律之美!
现在加入,享受会员独家课程、
一对一点评、诗词大赛优先权等特权!
仅99元/年
为热爱付费,让诗词点亮人生。
点击此【蓝色字体】立即加入,
与志同道合之士,
共享诗词盛宴!
诗词天地,期待您的到来!
点击文章标题,查看更多精彩:
1、诗词丨苏轼笔下的夏天,清新闲适,令人向往
2、人到六十岁,出现这三个征兆,是老天爷在帮你,晚年大幸
3、致六月:微风正好,夏日清凉,愿你不慌不忙,每天都是好时光!
4、诗词丨五月随风去,六月缓缓来
5、诗词丨当时只道是寻常,待到懂时已沧桑
6、诗词丨50句“花”字飞花令,最适合春天品读,太浪漫了!
7、诗词丨但喜二分春色到,百花生日在今朝
8、为什么你积德行善不见好结果?这些善的标准要记住!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,领取诗词课程!